English

一部引起世人瞩目的巨帙——《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

1999-06-30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写在历史传统与现实反思之间

□马潇然

 古人云:开卷有益,一本好书就像一位高明的导师,指引你去发现一些于人生、实践颇有好处的道理。因此,大凡想出好书者,无不搜奇猎珍,不遗余力地发现新鲜的题材,为古人之训做一最好的注脚。但大多时候,角度新颖、内容充实、思想深刻、让人震撼的好书并不多见,这也实在是对出版商眼力的考验。而湖南美术出版社最近鼎力推出的八卷本《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确实是近年来美术出版物中不可多得的力作,让人于开卷中领略中国数千年绘画文明的风采,又能在掩卷之余深省如何弥补传统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尤其难能可贵。

顾名思义,《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所收录的,应是从中国流散到国外的历代绘画作品。历史上流落海外的绘画,一部分是作为中华灿烂文明以及国际友好的见证,被来华的外国人携入异域,对其本土的绘画产主了深刻影响,如宋代梁恺的简笔人物,法常的大写意花鸟,以及石恪的画风等,在日本都被推崇,被称为画道的大恩师。这是在中国国力强盛时精神风貌的对外浸染。但在清末流失的大量中国绘画,却纯粹是国运衰微,无力自保所致。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散失在外的历代艺术品有23,000件之多。这其中包括了历代许多著名艺术家的真迹,最突出的还是被斯坦因掳去的数万件敦煌文物。这些国宝级文物的流失是中国绘画的极大损失,也给热爱传统绘画的国人及美术史研究者和画家带来了极大缺憾。因此,国内有识之士如郑振铎、杨仁恺等编著了《域外所藏中国古画集》、《国宝沉浮录》,以期弘扬中国古典艺术精神。国外又有日本铃木敬的《中国绘画总和目录》等,但或失于资料缺疏,或囿于数国数馆,或流于简率粗陋,在资料性、研究性方面不免欠缺,本书的编著者林树中教授是国内知名的美术史学者,书中收录的2300件绘画作品是林先生在美讲学期间从各大博物馆精选拍摄的,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将这些流珠碎玉穿缀成八卷本,数十万言巨著,则是林先生率其门下十数位博士生耗一载之功完成。可谓:“其筚路蓝缕之功,诚有益于艺林,为后学之所宗也”。

本书的最大特点在于详尽而难得的资料性。从原始社会到清代共分为八卷,所收作品大都为国内罕见,且多为第一次在国内发表。如敦煌藏经洞所出的绢画、纸画、丝路石窟壁画,特别是藏于俄国人手中的甘肃黑城西夏绢画等,历代一些仅见于著录的名画,另有一部分未见于著录的画作,诸如南宋禅宗画、辽金绘画、明代院画和浙派画作,以及美术史上享有重要地位的历代名家的佚失之作。精美的印制较为忠实地再现了原作的风貌和动人气魄,美奂美伦,令人惊叹。对于一般读者而言,可作为架上的藏书之珍,于焚香净手之后细玩中国传统文化之醉人风韵,增进许多对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了解,并由此增进作为一个中国人所应有的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对于美术实践者来说也许具有更多的启迪与价值。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是每一个艺术家都应该关注的问题,而事实上,尽管传统文化对文明进程的巨大作用不证自明,仍然有一种彻底叛离传统的倾向存在,其恶果是导致邯郸学步,反失了本来面目。具体到美术实践上,随着潮流左右摇摆,把持不定自我的现象比比皆是,忽而肯定一切,连古人的一草一屑都爱惜起来;忽而否定一切,最优秀的传统也都被弃之如敝屣,产生这种现象的最大原因是缺乏自信心,而自信心则来源于对传统艺术精神的真正理解与深刻把握。这种把握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到古人的作品中去深究,复兴古典大师的光荣与精神,而不在于对形式技巧的再现。西方文艺复兴借古希腊罗马的求实精神树立了人的觉醒旗帜,使人类思想又往前迈进了一步,可见对传统的借鉴是有高下之分的。在当前状态下,艺术家最需要的是远见卓识和踏实平和的心态,不要盲从于潮流,亦大可不必持古不化,在我们终于能够不再追逐“时新样式”的时候,艺术的发展才能重新走上一个健康的方向,这是我们在人类艺术发展中所看出的一个清晰脉络,其中自然也包含了中国数千年的绘画文明。从这个意义上看,《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古代优秀艺术的朝花夕拾,不仅仅是古之瑰宝的追怀再现,而是一种深沉的历史凝重感,每一页中都有一个古人的魂魄,用了那或苍凉,或轻灵,或雄伟,或超迈的笔调诉说着一个伟大民族的辉煌与沧桑,今日我们依然有幸,能睹古人遗墨,他日我们能留给后人的,又该是怎样的精神与气魄呢?

掩卷深思,余意仍是彷徨。

世纪丰碑

□杨孝鸿

由国人自己编辑出版一套关于海外公私收藏中国绘画的图集,是社会各界,特别是美术界长年的夙愿。林树中教授经过长达数十年海外各国收集、整理的《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可视为弘益美术大业之举,应合时之需,同时也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表达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湖南美术出版社斥巨资隆重出版该著,作为对建国五十周年的献礼。它的出版,对于中国美术出版业来说是一座历史的丰碑;对于中国美术史论研究则是一座世纪的丰碑。

这部著作可以说是近年来美术出版物中体大思精者。在选题策划、学术定位、选取标准、论文撰写、出版发行等方面,均浸透了出版家、美术史家的学识。是书以我国流失域外的2万余件中国历代名画中选出2000多幅精品编缉成册,它涉及20多个国家180多个收藏单位(或个人)。是书分8卷:第一卷:原始社会至唐;第二卷:五代至北宋;第三卷:南宋;第四卷:辽、金、西夏、元;第五卷:明(上);第六卷:明(下);第七卷:清(上);第八卷:清(下)。担任各卷主编和执笔撰写研究论文及图文释说的均由著名的美术史家林树中教授和阮荣春教授及其博士弟子们担当,篇篇脍炙人口,处处体现出他们的治学严谨态度、极高的学术品位。他们旁通博考、深思广纳、据证翔切、立意精洽、文体简洁、字斟句酌,融百家学说为一体,博瞻精审,集中反映了近年来中国美术史研究的最新成果。

由于流失到海外的大量中国历代名画,良莠不齐,赝品较多,给遴选工作带来了复杂性,为鉴伪考订带来了困难性。他们以“广搜”、“细甄”、“严筛”等标准,来对待每一幅作品,有的则特请担任本套丛书顾问的鉴定权威徐邦达先生来审查甄别。在作品的鉴别、断代考证、著录方面,力求最大可能地做到准确无误,从中精选出具有代表性与价值重大的作品。从制作上看,本套丛书图版清晰,印刷精良,装帧考究,端庄大方。

历代流传下来的名画,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屡遭劫难,尤其是本世纪初,大批外国探险队到我国西域探险,对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进行大肆的盗窃。这其中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四次窜到西域,先后对尼雅故城、楼兰遗址、敦煌千佛洞等处进行有系统地发掘,并以500两白银从敦煌王道士手中买到千佛洞石窟的经卷文书570份。法国伯希和分别在库车、拜城、敦煌等处获得大量的艺术珍品和用汉文、蒙文、藏文、回鹘文及婆罗米文字书写的文卷抄本,全部运到巴黎,存入在巴黎国家图书馆。德国勒柯克在伯兹克里克对千年佛教壁画进行不择手段地大肆掠夺,取走28幅大型壁画,藏于德国柏林印度博物馆,对天山的克孜尔石窟群,同样割取了大批佛教壁画和雕像,共装走128箱送回柏林。这些克孜尔壁画,正是中亚和西亚艺术品中价值最高的一种,1907至1909年,俄国科兹洛夫率考察队发掘了西夏古城哈拉浩特(即黑城),获得大约8000件西夏、汉、藏、蒙文等文字材料和约3500件文物材料。黑城出土的精美艺术品,对于研究西夏王国的文化艺术是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不仅我国的西域艺术品被劫掠海外,中原地区的绘画作品同样也历遭劫难,尤其是末代皇帝溥仪逊位,从北京故宫窃出历代法书名画千余件。1945年8月,伪满政权随日本军国主义战败投降而土崩瓦解,这批书画又从长春伪宫散出。从此国宝沉沦,流向世界各地,举国上下无不痛心关切。大量流失到海外的艺术品,不仅文物价值高,而且艺术价值也极高。对于学术研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们个个都具有中国美术史的里程碑意义,如果没有它们的展现,中国美术史是不完善的,是残缺的,可见它们流失海外,对中国民族艺术是一重大损失。如传为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北宋李公麟的《五马图》、元代赵孟兆页《二羊图》和清代八大山人《安晚帖》,均是国宝级文物,无不让人心痛,尤其林树中教授,更有着非常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无论在美国还是在日本等其他国家都要想方设法试图将散佚在各个隐蔽角落里的国宝发掘出来,细心整理拍照,使之重放异彩。

由林树中教授总主编的《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是我国自己编缉出版的第一套有关海外藏画的大型丛书。它与日本学者铃木敬教授编集的《中国绘画综合图录》是不同的,更有特色,尽管数量上不及铃木敬所著,但在年代、取图、真伪上胜他一筹。年代上纵穿中国历史,从原始社会到清末;取图上却是选取精美清晰的,有的却是铃著中所没有,属新发现的;对赝品一概拒收,而在铃著中却是真伪、良莠并存,给以后研究者带来不利。林著中所涉及的国家、地区以及中国绘画的种类上也比铃著之多、之丰富,尤其是黑城出土的大量西夏绢画和版画西藏唐卡的入选,这是铃著所不可比拟的。

总之,这一部大型图集具有权威性、学术性和高质量、高品位,是划时代的力作,被列为国家“九五”重点出版规划内,同时“这将是一本很好的爱国主义教材,它不仅会激励我们找回流失的国宝,至今提醒我们不忘历史,珍视未来。”(中央电视台报道)所以,编著这一套丛书,其意义也就在于此。

《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8开

全套定价:3000元

湖南美术出版社发行科

长沙市人民中路103号

电话:(0731)55191945552701

邮政编码:410011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